技术特证 一体化、移动化、智能化、人性化。六维权限体系,满足多样化组织形式。
四大平台特性,体系的应用管理与发布、快速配置扩展、迭代应用开发、移动应用融合
了解详细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智慧校园
 

智慧校园解决方案

 

 

背景与趋势分析

 

学校进行数字化校园规划的总体目标为:以国家示范校建设为契机,按照国家示范校建设要求、《国家示范性职业学校数字化资源共建共享计划》的要求,结合学校目前的现状及战略发展方向,构建一个集教学、管理、科研、校园文化为一体的数字化教育环境,推进教育改革,提高教学效益,创建信息化建设特色与示范学校,服务学校师生与领导决策。

目前教育信息化建设领域未来的发展主要围绕:综合服务、资源共享、协作应用、移动应用、物联网以及云计算等层面展开。

 

指导思想

 

1)统一规划的原则:站在学校整体高度出发,进行统一规划,并且考虑建设模式、队伍建设、投入等多方面因素。规划内容需要涵盖基础设施建设、信息资源建设、应用系统建设、安全保障制度、人才培养等内容。

 

(2)分步实施的原则 :数字化校园建设的各个环节相互关联,需要在建设的过程中,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数字化校园建设的规划根据学校的需求和业务流程的特点,制定合理的分步实施规划。

 

(3)协调发展的原则 :数字化校园的目的是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在建设规划时需要充分考虑信息化建设与师生信息素养的有机结合与协调发展。教师是学生获取信息技术能力和素养的重要源泉,教师能否掌握并能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是推动学校教育信息化的关键。

 

(4)完善基础的原则:数字化校园的建设应重视信息标准建设、应用支撑平台、配套规章制度等数字化校园基础类建设。

 

(5)突出应用的原则 :应用是数字化校园的灵魂,数字化校园的魅力只有在丰富多彩的应用中才能体现出来,因此,应用系统和服务的建设是数字化校园建设的核心内容。

 

(6)实用优先的原则 :数字化校园的建设规划从学校的特点和需求出发,促成实际需求和服务模式的有效结合,切不可一味地追求大而全,也不可一味地追求技术的先进性。

 

(7) 灵活扩展的原则 :数字化校园的建设要面向成果保护、学校发展、技术创新。所以,数字化校园的建设规划必须满足建设过程中的可扩展、可兼容,尽可能采用符合国际行业标准的产品。

 

方案目标

 

1、促进资金和硬件投入的竞争向投资效益竞争的转变

2、促进传统管理手段向数字化高效管理手段的转变

3、促进教师独立开发搜集教学资源的个体行为向共建共享教学资源的群体行为的转变

 

数字化校园是以数字化信息和网络为基础,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上建立起来的对教学、科研、管理、技术服务、生活服务等校园信息的收集、处理、整合、存储、传输和应用,使教学资源得到充分优化和利用。通过实现从环境(包括设备,教室等)、资源(如图书、讲义、课件)到应用(包括教学、管理、服务、办公等)的全部数字化,在传统校园基础上构建一个数字空间,以拓展现实校园的时间和空间维度,提升传统校园的运行效率,扩展传统校园的业务功能,最终实现教育过程的全面信息化,达到提高办学质量和管理水平、从而提升核心竞争力。